在世界首映會中,製片大衛‧海曼曾說:
你不需要看過《哈利波特》系列電影,也能很享受這部片;
但是如果你是哈利波特迷、而且對魔法世界瞭若指掌,
你一定會更愛這部電影帶給你的一切。
因此,身為哈迷的我們當然會做好萬全的「預習」,
然後翻開魔法世界的新篇章,
準備好讓新的冒險旅程帶給我們處處驚奇!
這裡幫大家歸類出7大主題,
每個主題都做了簡單的歸納介紹,
告訴你看這部電影前你或許想知道的知識,
並且告訴你這個主題在電影裡,有什麼值得注意的看點:
1. 美國的魔法世界:似曾相似又截然不同的設定
美國的魔法世界和我們在《哈利波特》中熟悉的英國魔法世界,有許多雷同之處,但也大大不同,像是:
1. 在美國,使用魔杖必須要取得許可──未經許可使用魔杖是犯法的行為,外國人也一樣,因此紐特在入境美國時,也必須申請一張「魔杖許可證」,才可以在美國使用魔杖施法。
2. 在美國,巫師與莫魔不許有任何往來──這是北美魔法世界悲慘的歷史使然。「莫魔」就是英國人所稱的麻瓜,意旨不會魔法的人;在美國,莫魔與巫師長期處於對立,特別是經過了「賽倫女巫審判案」這件黑歷史之後,美國魔法社會從此嚴厲實行與莫魔隔絕的政策。
3. 「美利堅魔法國會」是美國巫師社會的政治主體──就像英國的「魔法部」,「美利堅魔法國會」負責掌管美國的魔法世界;「魔國會」最大的任務,就是要保護美國巫師不被莫魔發現。電影中幾乎所有的美國巫師,都與魔國會有關聯。瑟拉菲娜‧皮奎里是電影時空中現任的魔國會主席。
因此,當你在觀影時,可別被過去我們在《哈利波特》裡覺得很正常的事情給卡住了──在美國魔法世界,有些事情就是通融不得。其中一項設定會是這部電影的關鍵:當莫魔與美國的巫師產生互動──不管是撞見魔法、還是與巫師們交談──美國巫師們最後會怎麼處理?莫魔與巫師這樣的隔閡,就好比現實世界有些地方的宗教、種族、階級隔閡般,令人惋惜。
如果你想更詳細地認識美國的魔法社會,你可以
推薦閱讀:
北美魔法歷史──十四世紀到十七世紀
北美魔法歷史──十七世紀及以後
北美魔法歷史──拉帕波法律
北美魔法歷史──1920年代的美國巫師界
【怪獸與牠們的產地】故事背後的真實歷史──賽倫女巫審判案
其他延伸閱讀:
北美魔法歷史──美國魔法國會 (MACUSA)
北美魔法歷史──伊法魔尼魔法與巫術學校
世界觀解說:怪獸前導-北美魔法社會和文化背景
世界觀解說:怪獸前導-伊法魔尼魔法與巫術學校
2. 主角四人組:令人動容的感情發展
這部電影的主角名叫紐特‧斯卡曼德,他來到美國會遇到另外三個人:雅各‧科沃斯基、蒂娜‧金坦、奎妮‧金坦;他們最後成了這場冒險的夥伴。這三人的特點是:
1. 第一位「莫魔」主角──雅各‧科沃斯基是位莫魔,也是整個《哈利波特》系列故事中,第一位「不會魔法的」主角。因此,透過雅各的故事,我們首次能從莫魔、麻瓜的角度看魔法世界──這將會是很新鮮的感覺,也很有趣。
紐特出於想保護雅各的心態,因此讓雅各緊跟在他身邊一起在紐約市中到處奔走,這讓他們變成了好朋友,對不善與人交際的紐特來說更是難得。但是,正因為他是莫魔,在這個世界中,他與其他巫師主角們的關係就會變得有點複雜,也讓人好奇他們彼此要怎麼經營這段友誼、感情。
2. 金坦姊妹花──姊姊蒂娜‧金坦在片中非常執著要找出一連串怪事發生的原因,而妹妹奎妮‧金坦一開始並不是很關心這些魔國會的難纏事務。不過,姊妹倆的感情非常好,當危難降臨時,其中一人必會對另一人伸出援手。而這對姊妹花,也分別和戲中的兩位男主角產生了情愫,兩人的感情發展有截然不同的結果。
我們已經知道,蒂娜‧金坦就是主角紐特未來的妻子,但是在這部電影裡,這對男女卻一點也不對頻──他們到底怎麼看上對方的呢?而奎妮與雅各跨族群的感情,在當下的世界氛圍,更是令人替他們擔心、又想祝福他們。這四位主角一邊逃離危險、追逐謎團的蹤跡,也一邊生成密不可分的革命情感、友情、愛情,這是許多人最喜歡的感情故事,當然也是這部片的重要看點。
如果你想詳細認識每一位主要角色,你可以
推薦閱讀:
【怪獸與牠們的產地】登場角色介紹、人物看點總整理
3. 反派角色:柳暗花明捉摸不定的對手
雖然電影的主軸是「奇獸逃跑、紐特要把牠們抓回來」,但是在這件事發生的同時,我們會看到反派角色一個一個穿插出現,他們全都會讓你搞不清楚誰才是「一連串未解謎團怪事」的主使者。
這些反派角色有以下亮點:
1. 反魔法組織「賽倫復興會」──裡面的主要成員包括領袖瑪莉盧‧巴波,以及她的養子魁登斯‧巴波、養女莫蒂絲提‧巴波。這個組織目的就是要揭發女巫、巫師存在的事實,並把他們全都消滅。瑪莉盧是個徹頭徹尾憎恨魔法的莫魔,但她收養的子女,卻並沒有和她一樣厭惡魔法──然而,兩人也各自有自己的祕密,讓人不禁懷疑,他們是否其實擁有魔法能力?
2. 密謀計畫的首席正氣師──波西瓦‧葛雷夫是美利堅魔法國會的首席正氣師,也是「魔法安全部長」,所有頭銜都讓他聽起來是個正義之士。然而,我們從預告片裡就一直看到他與魔法世界大敵「賽倫復興會」的成員魁登斯有來往,這就不免讓人起了疑心──再說,他對主角們的態度也相當不友善。除了對抗出現在紐約的神祕威脅外,他到底還祕密在計畫著什麼,絕對是這部片的主要懸念之一。
既然賽倫復興會的成員各個不懷好意、各個有祕密,而看似好人的葛雷夫卻又與他們的成員有聯絡──有關於本片的反派角色,分屬不同族群的兩夥人究竟其實是聯盟,還是一山還有一山高的算計關係?這些懸疑小說才有的各種曲折,也令人非常期待。
如果你想詳細認識每一位主要角色,你可以
推薦閱讀:
【怪獸與牠們的產地】登場角色介紹、人物看點總整理
4. 怪獸:紐特皮箱中的百種寶
這部電影名叫【怪獸與牠們的產地】,自然少不了許多搶眼的奇獸登場了!除了可以先認識這些奇獸外,這些奇獸在電影中有幾點值得關注:
1. 紐特很愛牠們──這一點無庸置疑,而紐特對這些奇獸的寵愛,可以讓我們看到許多很有趣的互動:從紐特為牠們每一隻取的名字、紐特為了把逃走的怪獸抓回來而採取的各種方法.....一直到紐特與怪獸們深厚的情誼在每個鏡頭中洋溢。主角演員艾迪‧瑞德曼特地為此去動物園蹲了一個月,就為了模仿動物保育員與動物們的互動方式,讓演出更加逼真。
2. 紐特很會利用牠們──除了照顧牠們,紐特也很了解每隻奇獸的天性、特殊技能。因此,當遇到適合的情況時,紐特會讓牠的奇獸發揮功用,適時解救一場危機、達成某個目的。因此,在這部電影裡,我們不只會看到巫師使用魔法來解決各種疑難雜症,看著奇獸發揮牠們的長才,也是非常新鮮的體驗。
當然,更不用說這些奇獸都很酷,而且每個都是電腦動畫的傑作了。奇獸在這部電影中的看點,就在於電影怎樣讓觀眾也喜愛上牠們,以及這些奇獸在許多劇情裡發揮牠的特殊功能時,會如何讓你有種「真是妙用」的感覺。
如果你想詳細認識所有電影登場的奇獸,你可以
推薦閱讀:
【怪獸與牠們的產地】奇獸總覽:認識12種電影登場怪獸,還有更多.....
5. 豐富真實的「莫魔」歷史背景
電影設定在 1926 年代的美國紐約,除了從未見過的美國魔法世界,這個世界當然是與我們實際經歷過的「莫魔世界」共存。因此,在這部電影裡,我們會看到很多 1920 年代的真實歷史設定,大量還原呈現:
1. 美好年代──這個年代,商業、經濟快速興起(雖然即將面臨大恐慌),紐約正是現代商業型態的指標城市──電影很長一段時間都會在這座城市的街上到處跑。我們可以看見的許多背景,從建築物、牆上貼滿廣告海報、屋頂上架著許多剛被發明出來的「霓虹燈廣告看板」......等等,這些都由藝術總監史都華‧奎格帶領的團隊、以及 MinaLima 團隊真實考究,還原設計,重現「Art Deco 美好年代」的藝術風格──而提到 Art Deco,更不能不提這個時代對服裝設計上的影響;就連是女巫的奎妮‧金坦,也愛穿美麗設計的衣服,讓你忍不住想多看一眼。
2. 禁酒令──1920 年代的美國開始禁止製造、販賣、出入口酒類飲料,這就造就了地下酒吧的興起。這個歷史事實也影響了我們的故事:雖然巫師界並沒有禁酒,但由於酒類取得相對困難,這些魔法界「酒館」經營者大多有特別的門路──所以他們有些是黑幫老大,像是電影中「盲豬酒吧」的老闆,就是妖精黑幫老大納拉克。
3. 爵士樂──這個年代正是爵士樂在美國快速興起的年代。巫師也愛聽音樂,所以當電影場景來到一些店家、公寓甚至酒吧裡,響起的音樂都會是爵士風格,給魔法世界帶來另一番風味。
4. 市政廳站──電影中有個重要場景,來到紐約地鐵的「市政廳站 (City Hall)」;這個車站被稱為「曼哈頓最美的車站」,至今已經關閉了近七十年。這座車站是紐約唯一以羅馬復興風格設計的車站,而 1920 年代正是它最運轉最風華的時刻。本片選擇做出這個場景,有著相當特殊的意義。
還有許多根據歷史考究呈現出來的背景,要等著觀眾去發掘──因為這部電影的劇組非常用心,即使是與劇情無關的細節,他們也會在背景裡盡力呈現出最真實的面貌。
6. 魔法世界彩蛋
作為《哈利波特》系列電影前傳,當然可以期待在電影裡找到魔法世界的彩蛋。為了在電影裡遇到彩蛋時更快察覺出來,讓我們來複習一下這些已知魔法世界中有趣的內容:
1. 梅林的鬍子啊──這是英國巫師的感嘆用詞,由於這句話實在太有趣了,許多人一定都對它印象深刻,甚至會變成一些哈迷們的口頭禪。那麼,電影裡美國的巫師會用什麼感嘆口頭禪呢?觀影時請豎起耳朵聽聽吧!
2. 神聖二十八姓──英國巫師世界有許多名字、許多姓氏,但有二十八個姓氏大都維持著強勢或「血脈純淨」的狀態。稍微瀏覽一下這些姓氏有個好處──因為我們的主角來自英國,而美國巫師社會又有許多來自英國的移民──相信你會聽到幾個熟悉的姓氏的。
3. 死神的聖物──我們已經在波西瓦‧葛雷夫的角色海報裡看見「死神聖物」的標記,它看起來是個項鍊,應該時常會戴在葛雷夫身上。所以,我們當然有機會在電影裡看見死神聖物相關的彩蛋──至少,你一定要緊盯它每次出現的機會。
4. 國際巫師聯盟、國際保密規章──這兩個名詞,我們在《哈利波特》小說裡看到幾次,在周邊的歷史裡也讀到了好多次。在這部電影裡,我們終於有機會見到這個巫師國際組織的成員,並且體驗到保密規章帶來的影響。
只要你對《哈利波特》系列故事越熟悉,你一定會在這部電影裡發現越多除了主要劇情以外的魔法世界小彩蛋!
[/indent]
7. 隱藏的劇情:葛林戴華德
最後一個主題當然不是最不重要的──葛林戴華德。這部電影裡,除了紐特追趕逃跑的奇獸、美國巫師與莫魔世界臨界開戰邊緣外,另一個備受矚目、不是祕密的隱藏劇情,就是葛林戴華德的崛起。讓我們複習一下他的背景:
1. 佛地魔崛起前史上最強黑巫師──如同這個名號,蓋勒‧葛林戴華德是第一個崛起、有辦法影響到全世界的黑巫師。他認為巫師族群遠比麻瓜、莫魔們優越(這一點和佛地魔一樣),想要剷除一切非魔法族群。但他粗暴得多,而且有著佛地魔沒有的能力:他能夠誘騙、吸引群眾,讓他們以為自己在做對的事、或是根本不清楚自己在做什麼事──藉此達成目的。
2. 與鄧不利多的愛恨情仇──本片的故事年代,葛林戴華德、阿不思‧鄧不利多兩人都是四十來歲的中年人。我們已經知道在他們更年輕的時候,兩人一起追尋過「死神聖物」;兩人像是遇到從來沒見過的故知一樣,一拍即合──對鄧不利多來說,他好像還有點愛上葛林戴華德了。這段過去將會在未來的續集裡掀開,而我們也將會在最後一集(第五集)看到兩人反目、走向正邪殊途數十年後,在 1945 年的最終決戰。
3. 他擁有接骨木魔杖──葛林戴華德從魔杖製造師葛瑞果維奇那裡偷走了「接骨木魔杖」──死神聖物的其中一項,而一直到 1945 年他被鄧不利多打敗前,他都一直持有著它。因此在這段時間,擁有號稱最強魔杖的葛林戴華德,很可能就會利用它做出許多可怕的事──如果在紐約發生的怪事真的和葛林戴華德有關,會不會是接骨木魔杖所為呢?
但是有關葛林戴華德,最大的懸念是這個:我們已經從預告片中確認,他的「背影」會出現在電影中──但除此之外,我們什麼也無法確定。葛林戴華德是否是紐約一連串可怕怪事幕後的隱藏主使者?他到底會不會在這部電影裡完全現身?或是以別種形式宣告他的威脅勢力來臨?作為開啟這個系列後期主軸劇情的重要角色,葛林戴華德會以什麼方式影響第一部開山之作的電影劇情,就是本片對哈迷們來說也很重要的看點。
恭喜你看完了整篇文,也數到了魔法數字7!
希望大家在看完這篇整理文之後,
每個人進場看【怪獸與牠們的產地】時,都能看得更津津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