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滿滿的《哈利波特》彩蛋之外,
相信許多人也很享受、沉浸在電影的許多意境中!
這裡我們就要來討論電影中兩個前後呼應的地方,
和大家分享一下,各位哈迷們是否也有同感呢?
以下討論含有【怪獸與牠們的產地】劇情雷,
若你尚未觀影(快去看啊!),請自行斟酌是否繼續閱讀。
怪獸圓舞曲:讓人「目瞪口呆」的特寫
在這部電影裡,有兩幕「怪獸」的特寫鏡頭,都會讓人大大張嘴、合不起來──其中一幕會讓人「哇~也太可愛」,另一幕則是讓不少人「啊~這太噁心了啦」!這兩幕都有一個特徵:它們都用唯美的特寫方式(搭配很淺的景深,凸顯焦點在怪獸身上)、並且切換成慢動作、配上像在跳華爾滋般的配樂......
想起來了嗎?這兩幕分別是「玻璃獸在大街上中了紐特的「速速前」咒語,肚子裡許多寶物都被召喚出來亂飛」的那一段,以及「雅各要將蟑螂拋進蒂娜手上的茶壺」那一段。
這兩段不僅是最好表現 3D 特效的地方,更可說是完整發揮了「用鏡頭說故事」的長處。這兩段畫面的感官刺激,更深一層的意義或許在於:給觀眾形成強烈的對比!
我們第一次看到這種表現手法時,全都被可愛的玻璃獸給迷住了──觀眾笑得合不攏嘴,讚賞玻璃獸是多麼可愛;但到了第二次同樣手法出現,畫面的主體卻換成了不斷扭動六隻腳、讓人不安的......蟑螂!本該是又唯美又有趣的畫面,對一些怕蟑螂的觀眾來說,簡直是個噩夢。
仔細想想,這兩次特別的表現手法有哪些對比?
1)玻璃獸是魔法世界的奇獸,對我們來說很稀奇;蟑螂是麻瓜世界就有的小蟲,我們平常幾乎可說是不屑一顧(當然,通常看見了還是很「關照」牠啦)。
2)玻璃獸非常討人喜愛(不管牠常搞出的破壞的話);蟑螂對大部分觀眾來說,顯然是討厭的生物。
3)玻璃獸在牠的特寫橋段裡是惹出麻煩的傢伙;蟑螂在牠的特寫橋段裡卻是「救世主」,幫忙解決了大麻煩(雖然牠的生命也因此走到的盡頭)。
這樣看來,導演與劇組們刻意選這兩種生物來用同樣的特寫手法表現,除了是電影裡有特效又有笑點的橋段之外,是否讓你感覺到什麼了呢?蟑螂表示:終於能和其他生物一起平等地變成畫面主角,備感榮幸。
隱藏的「我愛你」告白
這部電影的四位主角,紐特與蒂娜、雅各與奎妮,分別都對彼此產生了好感。這兩對還未成氣候的情侶,在這部片中創造了許多浪漫的時刻,有時讓人哈哈大笑,有時令人感動落淚。
雖然在【怪獸與牠們的產地】中,我們偶爾不免俗地會看到很「好萊塢式」的愛情場景──像是奎妮要跟著紐特、蒂娜等人一起去阻止闇黑怨靈危機時,被雅各拉了下來,突然間兩人心靈相通、眼睛一亮、面對面、越靠越近......觀眾們都笑了出來,以為他們就要在此時接吻──但是並沒有,並沒有 100% 照著好萊塢公式演。
不過,通篇故事裡,我們卻沒有聽到一句很通俗的「我愛你 (I love you)」告白。
然而──如果你有注意到這個前後呼應的話,你會發現,J.K. 羅琳用了一種更委婉、更浪漫的方式,讓這些主角表達出他們心中的愛!
在蒂娜與奎妮的公寓裡,雅各和紐特上床休息之後,蒂娜端了熱可可給他們喝。雅各拿著熱可可,對剛離開房間的蒂娜說「謝謝....... (Thanks.......)」,此時他凝視著門縫,當他看見奎妮出現在門縫的視線中,他的嘴角不自覺說出了下一句話:「.......非常感謝 (......Very much.)」。
在電影的倒數第二幕,蒂娜前去送紐特上船時,紐特先是表達想要寄一份《怪獸與牠們的產地》給蒂娜,當時蒂娜說「我會很開心的(I'd like that.)」;後來,紐特又突然折回來說──如果你不介意我親自送來給你呢?蒂娜回答:「我會很開心的.........非常開心。(I'd like that...........Very Much.)」
發現了嗎?這兩段前後呼應的對白,都用遲疑了一會兒、接著脫口而出的「Very Much」台詞,透露出角色深情的感受──「Very Much」就是本片中隱藏的「我愛你 (I love you.)」!如果你在看電影時就發現了這一層意義,是否有種更浪漫的感受了呢?
從這兩個前後呼應的安排,
我們可以發現羅琳與導演們對劇情細膩的編排,
讓電影越看越精彩也不會膩!
你還有發現那些電影前後呼應的地方,
讓你看見了更深一層的意義嗎?
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