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巫師們會隨口「梅林」不是沒來由的:梅林本身就是現實世界「亞瑟王傳說」中的巫師,而到了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裡,J.K. 羅琳把他塑造成來自史萊哲林學院的偉大巫師,也因此讓後代巫師們將他比作神一般的對待──當麻瓜們感嘆「我的天呀 (Oh My God!)」時,巫師們則會感嘆「梅林的鬍子啊 (Merlin's beard!)」。
在【怪獸與牠們的產地】中,我們可以聽到不少新的「巫師感嘆詞」──就像梅林的鬍子一樣,當我們第一次聽到它的時候,絕對會覺得他既神奇、有趣,又讓人一頭霧水。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這些口頭禪,各自藏著什麼祕密吧!
被解救的丹恩 (Deliverance Dane)
事實上它的原文「Deliverance Dane」就是一個真實歷史中出現過的名字,蒂禮芙蘭‧丹恩是在賽倫女巫審判案中其中一位被指控為女巫的受害者。她丈夫內森尼爾‧丹恩 (Nathaniel Dane) 的姊妹同樣也被指控為女巫。
蒂禮芙蘭成功逃過了處決,並沒有成為被燒死、吊死的冤魂之一。在 J.K. 羅琳撰寫的《北美魔法歷史》中,許多在賽倫巫審被指控為女巫的人,實際上真的是女巫(其他嫌疑犯則「真的」是莫魔),然而她們都沒有犯下被指控的罪行;因此或許可以從此推知,在羅琳的設定裡,這位蒂禮芙蘭‧丹恩是位真正的女巫,而她可能憑著自己的力量逃過了慘烈的賽倫事件,因此成為美國巫師社會讚譽的對象。
蒂娜‧金坦在【怪獸與牠們的產地】電影中質問紐特時講出了這個名字,當時用的是「以被解救的丹恩之名 (In the name of Deliverance Dane)」作為感嘆詞。不過在電影的字幕中,為了讓觀眾好讀,這個感嘆詞直接被簡化成「被解救的丹恩」;電影的翻譯因為取用「Deliverance」本身的字義、加上此人逃過處決的歷史事實,因此將這個被轉用成感嘆詞的名字口語化為「被解救的丹恩」。
茉西路易斯 (Mercy Lewis)
茉西‧路易斯 (Mercy Lewis) 也是一個人名,同樣也與賽倫女巫審判案的真實世界歷史有關。事實上,她和該事件起初引發巫術恐慌的其中一位女孩──小安‧帕南 (Ann Putman, Jr.)──是相當要好的朋友,甚至住在同一屋簷下。小安‧帕南與其她三位女孩是賽倫巫審事件中,最先得到怪病、開始出現奇怪邪門症狀的人;這些人除了怪病纏身,還被當地教會的醫生指出是被下了巫術──在百般折磨下,她們必須指控可能對她們下咒的人,這些人最後都被當成女巫嫌疑犯逮捕。
茉西‧路易斯就是被小安‧帕南指控的人之一,因為她發誓曾經看過茉西突然「消影」不見。然而,被指控的茉西也宣稱自己可能被下了巫術,並表示自己曾看過惡魔撒旦;她因此也指控了許多人,包括後來被處決的瑪莉‧伊絲蒂(Mary Eastey,賽倫巫審著名受害者蕾貝卡‧納斯 Rebecca Nurse 的妹妹)──這讓茉西換取到拖延判刑的時間,最終沒有被處決。
蒂娜‧金坦在看見紐特抓住海葵鼠時說出了這個名字(「茉西路易斯,那是什麼?」),看在茉西的故事背景,我們並不清楚美國巫師為什麼要用這個名字當作口頭禪──或許是拿來當作戒惕──也因此,電影中的翻譯直接將這個名字翻出,並沒有像上面的「被解救的丹恩」一樣取了一個更口語化、像「仁慈的路易斯」這般的感嘆詞。
上面兩個新的口頭禪都是從蒂娜‧金坦口中說出,可見美國魔法社會裡,巫師們的口頭禪似乎都與賽倫女巫審判這個事件脫不了關係。
下面還有一個新的感嘆詞,是出自英國人紐特‧斯卡曼德口中。
感謝帕拉瑟 (Thank Paracelsus)
帕拉瑟 (Paracelsus) 是現實世界歷史中也存在的人物,他的本名叫「Philippus Aureolus Theophrastus Bombastus von Hohenheim」。他是位哲學家、物理學家、植物學家、天文學家,還鍾愛神祕主義;他對現代醫學科學亦有相當的貢獻,並被稱為毒理學之父。
這位就像達文西一樣的人物,其實我們已經在魔法世界裡見過他!在《哈利波特:神秘的魔法石》中,哈利在霍格華茲特快車上第一次吃巧克力蛙時,除了開到阿不思‧鄧不利多的巫師卡,也開到了「帕拉瑟」的巫師卡。而在《哈利波特:鳳凰會的密令》中,皮皮鬼拿著帕拉瑟的半身石像,想要偷砸經過霍格華茲走廊的學生。
在《哈利波特》系列小說中,我們只見過他的名字這麼兩次,並不知道他的事蹟──但是在衍生的【哈利波特:消失的密室】遊戲作品中,「帕拉瑟」的巫師卡上是這麼寫的:
現代的哥白尼或李奧納多‧達芬奇。
一位提出挑戰中古思想理論的天才。
爬說語的發現者。
帕拉瑟在魔法世界中的職業是煉金術師,他可能和尼樂‧勒梅有交流──不過沒有直接證據指向他也會製造魔法石。
【怪獸與牠們的產地】電影中,紐特‧斯卡曼德在發現雷鳥法蘭克並未逃出皮箱時,以「感謝帕拉瑟」當作他的感嘆詞。可想而知,帕拉瑟就像梅林一樣,被英國巫師拿來當作讚嘆對象──這次的意思是「謝天謝地」。
[/indent]
不管是哪一國巫師,看來在 J.K. 羅琳的構想中,他們都會以當地魔法歷史中著名的人物來當作感嘆詞、口頭禪。
如果你已讀過《哈利波特:被詛咒的孩子》劇本書,你是否也有發現一個新的感嘆詞出現?它就是──感謝鄧不利多 (Thank Dumbled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