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M] 讓Pottermore告訴你20年代發生的事:有聲電影如何改變好萊塢

發表於

讓Pottermore告訴你20年代發生的事:有聲電影如何改變好萊塢


 
        沒有什麼事像有聲電影一般能在1920年代改變流行文化了——那個年代的莫魔們一定因此而大為驚奇。但電影工業和觀眾們是如何因應電影有了聲音這件事呢?
 

群眾為了查理‧卓別林(Charlie Chaplin)的新電影《城市之光》(CityLights) (1931)聚集在時代廣場
JohnKobal Foundation/Contributor/蓋帝影像


 
        「我們現在不想要,而且我們應該永遠都不會希望在電影裡出現人聲。」
 
        導演大衛‧格里菲斯(D.W. Griffith)在1924年這麼說。我們可以嘲笑歷史,但格里菲斯的例子僅花了三年就證明他是錯的。1927年,華納兄弟釋出的電影《爵士歌手》(The Jazz Singer)預示了有聲電影的崛起,而第一個在電影中發聲的演員艾爾‧喬遜(Al Jolson)——在《爵士歌手》中飾演了傑基‧拉賓諾維茨(JackieRabinowitz)——成為破壞默片影業的先驅。『等等、等等,你還沒聽要任何東西呢!等等,我告訴你!』拉賓維諾茨告訴一位觀眾,要他等等,並聽他唱歌。
 
        所以,就這樣開始了。
 

《爵士歌手》中的一幕,由艾爾‧喬遜領銜主演。
JohnSpringer Collection/Contributor/蓋帝影像


 
        在美國,電影製片廠和電影院都需要為了這項主要發展擁有更好的裝備,一場競賽就這樣展開了。《爵士歌手》上映時,只有400間美國電影院擁有放音設備;僅三年後,足足有超過40%的電影院有這些設備。在英國,有聲電影的發展更慢了。當《恐懼》(The Terror)在1928年的歐洲成為第一個有整部對白的電影時,在倫敦只有一間電影院有設備可以播放,而且它才剛被華納兄弟收購。(順帶一提,華納兄弟剛好是《怪獸與牠們的產地》的製片公司。)為了消弭這些障礙,大部分的好萊塢片廠都為電影做了兩種版本:一個有對白,另一個則只有音樂和音效。這是因為,很少默片,理所當然地,不會真的靜謐無聲——甚至在被華納兄弟用來放音的維他風(Vitaphone)(註1)之前,電影通常都有音樂。
 
        事實上,音樂就是有聲電影的領門人——《爵士歌手》並不是第一部擁有嚴謹架構的有聲電影。在前一年,1926年,華納兄弟就已經上映了第一部利用維他風放音的電影《唐璜》(Don Juan)。它具有背景音樂與聲音效果,包含了軋軋作響的輪胎和鏗鏗鏘鏘的刀劍。一連串的音樂短片也跟著電影一起現身。隨之而來的回饋成為華納兄弟創作《爵士歌手》的動力。始料未及的是當時傾注心力之上的卻是電影主題曲——喬遜有名的《你什麼都還沒聽到》。
 

1925年,一組電影工作團隊在紐約街上拍攝哈羅德‧勞埃德(Harold Lloyd)的電影。
HultonArchive/Stringer/蓋帝影像


 
        如果要在電影中出現對話,那麼還需要一段時間。放音技術仍需要時間發展。在早期,麥克風會吸收所有聲音,所以所有工作人員都必須非常戰戰兢兢。導演不能大聲喊出指示,操作攝影機的人必須和攝影機一起待在特殊的房間裡以消弭雜音。
 
        華納兄弟再一次地成為第一個釋出第一步全對白電影的製片公司。1928年的《紐約之光》(The Lights of New York)耗資23,000美金,總營收卻超過1,000,000美金。除了冷漠的評論招待會外,票房卻顯示《爵士歌手》和其他只有部分對白的電影並非僥倖,而1929年總體看來便是默片最後能歡呼出聲的時候了。
 
        就像很多事物一樣,良藥苦口。查理‧卓別林一直到1930年代才終於納入有聲電影的世界,但大部分在默片時代的演員們並沒有那麼優渥的條件去抵抗有聲電影的興起。如果他們想要工作,他們就必須講話,即使他們不喜歡。據說,「它」女孩克萊拉‧鮑曾大喊:「我向上帝祈禱,我希望這是聲音的舞台!」當派拉蒙片廠(Paramount Studios)發生大火時,所有人都想到了這句話。
 
        有些好萊塢有名的藝人卻沒有度過這個轉變。泛朋克(Douglas Fairbanks)認為他的表演風格不再流行。就像其他人一樣,在那些以文字傳達、以肢體語言暗示的電影中,他的演出似乎顯得武斷、矯揉造作。對女演員諾瑪‧塔爾梅奇(Norma Talmadge)來說,她的布魯克林口音對她演出的迷人角色不搭調,而在1929年12月的《影視劇》雜誌(Photoplay)上,她被下了這樣的標題:麥克風——片場的恐懼。約翰‧吉爾伯則在1929年首次登台《他那光輝的一夜》中因為他尖銳的嗓音被嘲笑,即使這有可能也是肇因於他與電影公司老闆路易‧B‧梅耶(Louis B Mayer)長期不合。至於桃樂絲‧卡斯特洛(Dolores Costello)則因為口齒不清產生問題。
 

在紐約的艾斯特劇院(Astor Theatre),葛麗泰‧嘉寶(Greta Garbo)演出1933年《克莉絲蒂娜女王》(Queen Christina)的廣告。
JohnKobal Foundation/Contributor/蓋帝影像


 
        其他人則成功適應這個改變:葛麗泰‧嘉寶的瑞典口音並沒有對她造成任何傷害,而查理‧卓別林則非常不情願地成為一位成功的有聲電影導演。雖然美國成為領頭羊,英國在1927年通過的電影法案(Cinematograph Films Act of 1927)——主要是為了防止英國電影工業被強勢席捲而來的美國電影獨占鰲頭——卻對英國電影製作人施加壓力。這也成為了艾弗烈德‧希區考克崛起的時代。
 
        對觀眾來說,他們「也」必須因應有聲電影的到來做調整。他們必須非常專心聽那些演員說的話,而那些難以聽懂的對白更讓人辛苦了。同時,電影裡少了肢體語言,所以演員們的動作變的比較平靜。
 
        但就像他們看到的男女演員們,觀眾也能接受這樣的改變。雖然大衛‧格里菲斯隨著《爵士歌手》上映幾年感嘆不已,但我們無法想像電影中沒有任何對白。
 

獅子里歐(Leo the MGM lion)
Bettmann/Contributor/蓋帝影像



        為了慶祝《怪獸與他們的產地》,Pottermore將會於每週挖掘出1920年代的歷史。敬請期待!
 
註1:維他風(Vitaphone)是利用唱片放音的有聲電影裝置(資料來源)
原文出處:Pottermore
--------------------------------------------------------------
這篇真的好難...
明明最不想翻的就是有聲電影了...

下禮拜就要開學了
可能不會再有太多的時間可以翻譯
不過我會盡力的!

如果有任何閱讀不通順,或是讀不懂的地方,都可以跟我說喔!
4

本文作者

  • 合格巫師
  • 78  1079

Sandy/ 遊歷茫茫時空間的尖耳朵  @leesandy3633

0
雪莉翻譯得很好啊我覺得>////<
這次能了解從電影無聲轉到有聲的過程與對各方的影響感覺蠻棒的!
不只對這年代又有更多了解,對電影發展又更了解
,也讚嘆當年華納兄弟的勇氣,各演員努力,設備上的革新以及短短一百年內的進步~太酷了!!!!

謝謝分享.也辛苦翻譯了~~以後都慢慢來沒關係,我覺得重要主要是翻得開心跟質,時間不是問題 ;)

這是討論串底端!何不幫忙讓這串魔法煙綿延下去呢?